专业代码:080706 普高生源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适应国家、区域经济社会和信息行业发展需要,具备信息获取、信息传输、信息处理、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,能在国内外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技术开发、设备制造、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,成为基础理论扎实、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
二、毕业要求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具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;
2.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,掌握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;
3.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,具有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开发、教学、科研、管理与应用的能力;
4.能够充分利用图书、期刊和网络等资源,掌握资料查询、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方法,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;
5.具备英语读写能力,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、技术、知识的能力;
6.具有一定的国家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;
7.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、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、组织与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;
8.了解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,具有创新意识,具备创新、创业的初步能力。
三、学制、学位和毕业学分
1.学制四年,学生可在3-6年完成学业。
2.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学位。
3.毕业学分:本专业毕业生最少修读165学分,其中必修课146学分。
四、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
1.主干学科:信息与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
2.学位课程:电路分析、信号与系统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信息论与编码、数字信号处理、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、数据结构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
五、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
| 课程结构 | 必修课 | 选修课 | 合计 | 占总学分 比例 | ||||
| 学分 | 学时 | 学分 | 学时 | 学分 | 学时 | |||
| 理论教学 | 35.5 | 712 | 8 | 128 | 43.5 | 840 | 26.4% | |
| 实践部分 | 7.5 | 142 | —— | —— | 7.5 | 142 | 4.5% | |
| 学科基础课程 | 理论教学 | 50.5 | 822 | —— | —— | 50.5 | 822 | 30.6% | 
| 实践部分 | 10.5 | 170 | —— | —— | 10.5 | 170 | 6.4% | |
| 专业教育课程 | 理论教学 | 12 | 192 | 6 | 96 | 18 | 288 | 10.9% | 
| 实践部分 | 5 | 80 | 3 | 48 | 8 | 128 | 4.8% | |
| 实践教学课程 | 专业实践课程 | 25 | —— | —— | —— | 25 | —— | 15.2% | 
| 创新创业实践 | —— | —— | 2 | —— | 2 | —— | 1.2% | |
| 总 计 | 146 | 2118 | 23 | 272 | 165 | 2390 | 100% | |